首页

搜索 繁体

二十二(1 / 22)

青年下山后便去驿馆取马,一路疾驰,于傍晚回到华灯漫天的都城。一座道观坐落在都城的北街,内里丹楹刻桷,玉阶彤庭,华美得犹如仙宫一般。青年刚踏入观中,见到他的人纷纷向他行礼,口称国师,青年倒不端架子,一一答过礼,旋即往主殿去了。

殿前早已有数人在等候,个个莲冠鹤氅,仙风道骨,其中一名年纪最大的,与那青年相会,一开口竟唤了声师兄,又道:“找到丹蛟没有,陛下先前又遣宫人来问,看样子是一刻都不能等了。”

青年没有出声,仅从怀中取出弯曲的蛟角,交到他手上。

那道人霎时转忧为喜,话也顾不上说,捧着蛟角便走了。另外几名道人这才围上前,七嘴八舌地询问他斩杀丹蛟的经过。待青年说出他在山中的所见所闻后,其他人面面相觑,均是一脸不可置信,说道:“先前师兄不在,我们所有人都不是丹蛟的对手。这妖竟不声不响地就将它杀了,京畿何时来了这样厉害的妖怪。”

另一名女冠道:“不管它是何时来的,连八百岁的丹蛟都能杀死,这妖道行恐怕要在千年以上了。日后它若像丹蛟一般为非作歹,那可如何是好?”

“无需担忧。”青年安抚她:“我绝不会给他为祸人间的机会。”

女冠仍是一脸忧色:“师兄要除去他吗,此事太过凶险,我们不能让你独自面对,请师兄带上我们吧。”

“是啊,”先前发话的道士也附和:“都说妖的道行过了千年,距升仙就只有一步之遥,真有那么厉害么,我倒想见识见识。”

不料青年板起脸来,冷哼道:“几日前才在丹蛟那里吃到的苦头,一转眼就全忘了?一只八百岁的丹蛟便让你们陷入如此窘境,若是换作有千年修为的,怕不是连性命都保不住。此事我另有打算,你们就别插手了。”

教训完自己的师弟妹,青年一拂袖,穿过一片梅林,几座小门,最后踏进一处格外冷清的庭院。这里白墙黑瓦,庭中除去一方冷泉外别无他物,冷硬得毫无情致,就连岐蒙山那座生满荒草的道观都比这里多了几分野趣。

青年不知自己身后还跟着一个龙芝,回到房内便绕到屏风后,开始宽衣解带。龙芝不好多看,立即沿着门缝钻了出去,在庭院中飘飘悠悠,游览此地乏善可陈的景致。不多时,门扉吱呀一响,身着单衣的青年走了出来,却没有去别处,径自往那方冷泉底下盘膝一坐,闭起双目,竟是一副要静修的架势。

看他们的衣着打扮,此时一定不是夏季。龙芝站在青年身侧,只觉泉水中泛出的寒气一阵阵泛上身来,再看看水中那个衣衫湿透的人,脸色都隐隐发青了,难道是什么新颖的修行方式?

看了半晌,龙芝摇摇头,如此折磨人的法子,就算这能让修为一日千里,他也决计不会效仿的。

不知不觉几日过去,这青年的生活就如他的庭院一般古板单调,每日早早起床,不是练剑就是在修行。不过龙芝与他半步不离,也不是毫无收获。一次青年被帝王传召,龙芝跟他一同入宫,终于得知自己竟回溯了整整四百年,恰好来到那个在传奇故事中被裴隐南覆灭的朝代。自己跟随的道士叫做姜仲,不单是岐蒙山道观的观主,亦是故事中与裴隐南鏖战三天三夜,最终身亡的人。

不过他如今日日带着药物离开道观,入山寻找裴隐南的踪迹,怎么都不像是视裴隐南为仇雠的模样。可惜裴隐南显然并不信任一个陌生人,姜仲连着数日无功而返,竟然依旧不肯放弃。龙芝看着他来回往返,不禁想到自己纠缠裴隐南,非要对方答应自己两个条件的那段时日。倘若自己不是妖,而是人身,他的遭遇恐怕不会比姜仲好到哪里去。

想到这里,龙芝心里不禁又冒出一点小小的,不讲道理的怨气。

待到姜仲第二次见到裴隐南,已是一旬后的事了。

这日天气很糟糕,大雨从清晨下到午后,待姜仲做完功课,披着蓑衣走出道观大门时,天际云角低垂,远方隐隐有雷声滚动。动物对气象的感知向来比人更敏锐,龙芝频频抬头看天,离道观越远,越是焦躁不安,总觉得这雨水带着些奇怪的腥气。

一道亮光骤然从眼前闪过,尚未暗下去,隆隆雷鸣便炸响了。姜仲的马长嘶一声,生生刹住四蹄,在原地摇头摆尾,怎样都不肯迈步。又是一道闪电劈落,姜仲似是感应到什么,掐指算了算,旋即道:“糟了。”

他跃下马背,取出一张符纸,咬破手指在上面划了几道。龙芝本想趁机偷个师,谁知尚未看清纸上的内容,四周的景象就像晕开的水墨一般,迅速扭曲扩散。同时他脚下也宛如踏空了一步,等到再站稳后,眼前已是另一番天地了。

又是那片烧焦的森林,那条蛇尸仍躺在原地,圆睁的眼睛蒙着一层白翳,身上的血肉只剩一半了。而在不远处的天幕之下,有条更加粗壮硕大的赤色巨蛇正在地面盘卷翻滚,比人更高的枯树在它身畔,简直如一支支木签般,眨眼之间就被折断碾碎,半片森林都化为光秃秃的平地。

姜仲见状,立时拔剑施法,整个人腾空而起,朝赤蛇飞去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